INDUSTRY

行业新闻

视频制作类APP的交互设计原则

阅读次数 [1331] 发布时间 :2017-11-08

无论一个APP的市场定位和针对人群是怎样的,在进行交互设计的时候都应该充分考虑人与计算机各自的特性,然后合理安排人和计算机之间的“对话”,力求让这段“对话”是高效和愉快的。在移動设备上进行视频制作的交互想要变得高效和愉快,在进行交互设计的时候也应该遵循一些原则。而且这些原则之间还应有一定的优先级关系。下面列出了三个原则,排列越靠前的优先级越高。   

第—原则:清晰   

这是进行交互设计的第一原则。如果用户能在一个个表意清晰没有歧义的界面之间流畅地完成任务,一定会获得一个愉快的体验。例如在iMovie中新建项目时候的界面,除了图标和标题,还用一个简短的描述来告诉新用户两种项目各自的特点。与清晰相反的就是各种交互上的含糊其辞,有时候这些含糊其辞是出于某种商业目的有意为之,但是这种含糊其辞确实给用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例如在美拍中制作完一个视频后会直接跳到分享界面,这其实不是制作视频必要的一步,而是美拍为了鼓励分享,给自己带来下载量而有意为之。而且在“同步到”的选项中默认就勾选上了“微信朋友圈”,同时从界面上看不出如何操作才能取消“同步到微信朋友圈”。这里的交互肯定给用户造成了不少困扰。   

第二原则:高效   

这个原则非常重要,人类最初之所以使用机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机器在处理某些问题时比人的效率高。这里的高效,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节约时间,还有就是出错少。如果将高效作为第一原则,就会导致新用户不断出错。例如在iMovie的编辑故事板的界面中填素材时,当一个素材为被填好后,当前选择框会自动跳到下一个素材框。这是交互设计师预测到用户在填满一个素材框后大多数情况下会填下一个素材框,所以就不用用户再去多操作一步了。这样就会为用户节省了不少时间。   

第三原则:一致性   

对于确立设计模式、打造符合直觉的产品体验来说极其重要。但如果过分地追求一致,系统将永远得不到进化的机会。为了给设计创新保留一定的空间,不要为了追求一致性而牺牲更加重要的东西,所以将其放在第三位。APP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说明书的产品,更多的用户在进入一个APP后都会愿意四处操作尝试,而不是仔细地观察界面,经过思考之后再进行操作。所以,相同功能的操作在界面形式、按钮样式等保持一致有助于帮助用户快速学习。例如iMovie的几乎每个界面都会有一个问号,用户在操作过一次之后就能学习到这个功能,在之后的界面见到这个问号后,不用操作就知道这是一个帮助按钮。以微信的聊天功能为例,在首页点击一个联系人后进入聊天界面。在聊天界面底部固定的工具条中,输入框的面积占比达到了45%。微信选择隐藏更多对用户来说不常用的功能,而突出输入框,正是遵循了清晰的原则而把高效原则放在了第二位。两个界面中的结构、布局等都遵循了一致性的原则,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但是,显然聊天界面的“你可能要发送的照片”功能显然没有遵循一致性原则,但是这个功能确实给不少用户节省了时间。也就是高效的原则排在了一致性的前面。